目前,菜屯镇原木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量为8000吨左右,按每吨价格850元左右计算,一天的产值就接近700万元,一年下来就是20多亿元。庞大的木材交易又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,平均每天有近百辆大型运输车停靠,同样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。菜屯镇党委书记孔志勇向记者表示,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菜屯镇的“木皮”加工在全国木材加工产业链上都占据重要地位。“我们一旦停产,就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和就业。”
近年来,菜屯镇全力推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,着力打造区域品牌,壮大产业强镇富民。孔志勇表示,菜屯镇产业基础雄厚,凝聚力强,已经形成集群规模的虹吸效应。“我们是江北平原地区从事木材加工产业规模最大的一个镇,这些年也有其他乡镇前来学习经验,但始终无法复制菜屯镇的影响力。”
孔志勇告诉记者,菜屯镇党委、政府在2003年确定将木材加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。为使产业顺利上马,镇党委、政府抢抓机遇,先后组织木材经纪人、运输专业户等各类能人到临沂、邢台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。为增强群众的积极性,鼓励让富户带头,让党员干部领办帮扶企业,增强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力。让创办成功的先进群众现身说法,传授经验,形成致富一个人,带动一方人的格局。
2017年,环保压力增大,菜屯镇的木材加工企业自然感同身受,这里“木皮”加工可是说是“全民产业”,一直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“自然生长”,但这种模式也决定了这些“家族式”企业的发展呈现“小、散、乱”的特点。面对严格的规范化要求,许多“小散户”仅靠自身无法达标。怎么办?木材加工产业可以说是菜屯镇的经济支柱,一旦发生大规模关停,将严重影响两万七千名菜屯镇群众的生产生活。
关键时刻,镇党委、政府“当仁不让”的冲在前面,并因势利导,把压力转换成了规范治理的动力。按照新的环保政策,镇政府采取木业规范化管理措施,统一要求所有板厂都加装光氧催化设施;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,敦促那些手续不全的加工业户办理营业执照,缴纳相关税费。经过整顿后,菜屯镇最终化危为机,产业实现整体保留。目前,菜屯镇现有在册木材加工企业1018家,涉及就业人口近万人,并且每年为镇上增加四百余万元的税收,实现了政府和群众的“双赢”。
良好的营商环境,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孔志勇表示,菜屯镇将进一步构筑完善公共服务平台,加强规范化管理。“我们将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政策、资金倾斜,积极引导企业向深加工转移,充分挖掘加工增值潜力,为我镇木材产业发展壮大,建设鲁西第一特色木业强镇不懈努力。”孔志勇说。
“木皮”加工只是木材加工的初级一环。就像菜屯镇党委书记孔志勇所说,未来在延伸产业链,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实现产业更新换代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